中日韩齐聚!共话蓄能未来,共促零碳发展
2025-10-17
秋色宜人,青山湖畔宾朋云集。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杭州源牌科技协办的第十七届中日韩蓄能会议在青山湖科技城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线下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蓄能技术领域上百名顶尖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及线上直播观众数千人,共同探索热泵与蓄能技术的前沿发展,擘画绿色低碳的未来蓝图。

16日上午中日韩三国代表在杭州源牌科技会议室召开闭门会议

16日下午在青山湖科技城规划馆召开中日韩蓄能技术论坛
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敏致辞
下午论坛伊始,青山湖科技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郑敏在会议中表示,本次会议为三国专家、企业家与决策者搭建了宝贵平台,助力分享前沿成果、交流产业经验、凝聚合作共识。“我们期待以会议为新起点,秉持互利共赢,进一步梳理合作方向、探索务实模式,持续深化三国在蓄能技术领域的合作,推动标准对接、示范项目共建与产业链协同。”

杭州源牌科技总经理张劲松致辞
杭州源牌科技总经理张劲松致开幕辞。他对远道而来的日韩友人及国内同行表示诚挚欢迎,并回顾了中日韩蓄能会议机制自建立以来,为推动三国在能源高效利用与储存技术方面的进步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张劲松在致辞中强调:“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是我们三国乃至全球的共同使命。我们愿以此次会议为桥梁,延续三国轮值主办的优秀传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互信、共享经验、协同创新,共同为亚洲乃至全球的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建研院高性能建筑研究中心主任吴剑林主持会议

在随后的技术交流环节,中日韩三方代表轮番上阵,分享了各自在蓄能政策、市场动态、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与深度思考。
韩国暖通空调测试研究院副院长徐廷植指出:“Thermal Energy Storage(简称TES)不仅是蓄能,更是高效用能的关键,代表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建筑与工业节能需求提升,TES将在碳中和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期待韩中日携手开拓全球TES市场。”
日本热泵与蓄热中心经理德田隆秀则展望道:“未来能源系统需融入更多灵活性。通过共同应对挑战,我们希望为亚洲实现能源安全和碳中和贡献力量。”
“时隔九年再访青山湖,这里面貌一新,蓄能行业也取得长足进步——杭州乃至浙江已走在全国前列。源牌科技从冰蓄冷到多元蓄能,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能力突出,行业贡献显著。”中国建研院热泵与蓄能研究应用中心主任孙宗宇回顾行业历程时感慨,对于国际化发展,他建议源牌依托现有工程经验,积极携手日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尤其关注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电网不平衡问题凸显,蓄能行业机遇广阔。”

公司董事长叶水泉接受采访介绍:“乘双碳发展东风,近年源牌实现了20%到30%的复合增长。”公司不仅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更以“多能源互补、冷热电储协同、全程能效管控”的智慧低碳综合能源技术,助力城市实现碳中和。其高效蓄能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实现“移峰填谷”,生产冷水、热水与蒸汽,通过管网输送到工业园区,服务于空调制冷、工艺制冷与生产用热等多个领域,并借助智慧计量仪表实现全程精准能效管控。
“源牌基于AIoT能碳管控平台REM5630与高效蓄能设备及智慧计量仪表,已构建起完整的低碳节能生态体系。”叶水泉补充道,企业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应用于人民大会堂、北京中国尊、上海世博中心、广州大学城、珠海横琴能源站、深圳迈瑞医疗、杭州奥体中心、杭州和达芯谷能源站、杭州医药港、福州机场、江苏亿纬锂能产业园等众多国内地标项目,并成功走向马来西亚、新加坡、迪拜等国家,赢得广泛市场认可。
理论源于实践,更需在实践中检验
10月17日上午,全体与会代表一行前往杭州医药港项目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亲身感受先进蓄能技术在中国顶尖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创新应用。
杭州医药港是浙江省重点打造的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汇聚了逾15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其对能源供应,特别是恒温恒湿洁净车间环境及连续稳定供电的苛刻要求,对能源系统提出了极高挑战。


在项目现场,三国专家细致考察,对该冷站的高效运行和整个系统的智慧化管控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驻足询问技术细节,并与现场工程师进行热烈讨论。

源牌数字化、装配式、蓄能型高效智慧冷站
杭州医药港项目作为中国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标杆,其成功实践为三国代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也让日韩专家对中国在区域能源规划和零碳园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盛会终有期,共赢之树常青。随着考察活动的结束,第十七届中日韩蓄能会议也圆满落下帷幕。低碳发展的新征程,正从杭州出发,奔向世界。明年日本,再会!

